

9月4日,区委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农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工作。
会议现场
江先奎讲话
在听取了昭阳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实施方案及相关情况汇报后。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江先奎指出: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是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省委政府七改三清工作和市委“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布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改变昭阳坝区形象压力最大、责任最重的工作。
各相关部门要深入理解领会,按照中央及省市的相关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区委政府同心同向,认真开展好、落实好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构,成立区委领导组,统筹开展各项工作;
要统筹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内容和改造标准等,打造永丰荷花稻田风光、海升苹果基地、北闸特色小镇、黄竹林蔬菜基地和凤凰山五个田园综合体示范点;
要通过提升改造工作,成立若干工程处;要做到规划先行,强化专业布局引领,细化实施方案,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江先奎还就建房工作作了强调,要求本着原貌改造、适度整顿的原则进行建设。
区委副书记、区长陶毅就房屋改造工作中施工队伍的统一聘请、材料组织方式等提出要求。
在听取了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及编制等相关汇报后。
江先奎强调: 昭通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工作是昭阳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城市工作新思想的需要,是落实省委政府对昭通中心城市核心要求的需要,是完成市委“一城三区、若干小镇、城乡结合、产城融合”部署的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对昭通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 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意义,规划方案要与乡村振兴计划、交通路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城市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大开放、大布局的理念; 要及时行动,组织城市建设专家把脉问诊、征求意见、反复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上报审批,切实把昭通中心城市建设成为苹果之城、滇东北明珠和引领滇川黔区域发展的省际中心城市。 人大、政协和宣传等相关部门要营造声势和良好环境,营造铺天盖地和紧锣密鼓的宣传攻势。 江先奎指出,近几年来,昭通中心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地游客的增加和对城市环境的称赞就是对昭通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极大肯定,大家有责任、有信心让城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区上下要坚定信心、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在新思想的引领下,科学深入开展昭通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再现昭通古老城邦的昔日辉煌。
陶毅提要求
陶毅要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精准规划方案,细化责任落实,再细化、再完善时间节点、目标责任等,认真衔接对接好;要进一步完善好编制规划,抓好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工作。
针对苹果、马铃薯产业发展,江先奎强调:
抓好苹果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规划工作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在昭阳坝区,苹果产业就是最重要的抓手,昭阳区要认真落实“三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总规模达到70万亩”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苹果产业发展工作;
要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10万亩,三年实现苹果产业100亿元以上产值;
要形成苗圃基地、仓储物流、苹果专家站等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模式;
要形成龙头企业为引领、政府办基地、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组织模式,打造以苹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要规划好路线,打造苹果产业观光带;
要办好苹果主产区的展销会、订货会,对接好市场;
要走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路子,实现市场化转型、产业布局的转型;
要通过选拔苹果代言人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
马铃薯产业要进行大面积种植,以基地挂钩贫困户的模式开展,全面实现马铃薯产销市场对接;
要提高种薯育繁基地的建设;
要做好源头追溯和相关规划工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脱贫攻坚工作。
陶毅指出,苹果和马铃薯产业是我区优势产业和拳头产业,要把握好机遇,主动对接市场,形成亮点、特色和大卖点;要全力扩大种植规模、合理开展布局;要对合作社进行摸底,打造良好信誉;要引导种植户走合作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把企业和区域品牌做大做强。
会议还就“两河”治理、脱贫攻坚等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区委政府在家领导参加会议并就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图|昭阳新闻融媒体记者 刘琪 蒋德玉
审核|邓龙启 田率华
编辑|曾巍 马云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