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长篇报告文学《他乡是故乡》在昭首发

    信息发布者:昭通野鸡
    2017-12-17 20:39:15    来源:昭通电台乌蒙之声   转载

    电站移民的迁徙史  浸透乡愁的故土歌

    文学审视高峡出平湖的沧桑巨变;深情回顾永善溪洛渡电站的移民历程。12月15日,由永善县委、县政府,昭通市文联主办,永善县委宣传部、昭通市作家协会承办的长篇报告文学《他乡是故乡》首发式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举行。

    《他乡是故乡》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永善县委、县政府策划的一部重要作品。全书以溪洛渡水电站移民为主线,抒写了电站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十年来发生的感人故事。为支援电站建设,库区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依依不舍地让出赖以生存的土地与家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广大移民干部排除千难万险,以执着顽强的精神、认真细致的作风,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移民工程,奏响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移民壮歌。为了将永善人民可歌可泣、大无畏的移民精神呈现出来,永善县委、县政府邀请昭通本土作家沈洋、沈力创作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接到写作任务后,两位作者历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深入乡村、移民库区,辗转昭通、普洱等地,采访移民群众、县乡村干部两百余人,行程上万公里,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3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国家重大工程面前发生的感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下来,再现了永善人民惜别故土再创新业的迁徙历程。

    首发式上,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性能讲话,他说,《他乡是故乡》在结构上,打破了报告文学写作贯常的单线推进或者块面呈现的传统手法,而是采用双线并行的结构推进,使得整个报告文学有对比,有反思,有观照,有碰撞;在写作手法上,作品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诗歌、散文、日记、纪实、叙述、说明、议论水乳交融的跨文体写作,使整部书稿读来不枯燥,不僵化,更显灵动和丰富。

    市文联主席吕亚平发言予以肯定。他说,这部作品以非虚构创作的方式,为昭通文学创作拓展了视野,丰富了题材,提升了内涵,抒写了一个时代,提练了一个重大主题,弘扬了移民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是一部研究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和移民搬迁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伟大号召的新实践、新成果。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产办主任郑萍说,《他乡是故乡》是继作家曾令云先生创作报告文学《溪洛渡》之后的又一力作,作品对繁荣地方文化艺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希望沈洋、沈力两位作家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贴近大地、贴近人民的书写,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也希望昭通作家群守望心灵家园,不忘文学初心,深入昭通脱贫攻坚火热的生活现场,再谱新篇,再出佳绩。 

    曾令云、陈孝宁、夏天敏、吕翼、刘洪芸等领导和作家参加了首发式并发言。与会领导和作家还分别向市图书馆、昭通学院图书馆以及作者、读者代表赠送了《他乡是故乡》。

    作者简介

    沈洋,70后,云南昭通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在《中国作家》《中国校园文学》《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文学》《广州文艺》《黄河文学》《绿洲》《橄榄绿》《散文选刊》《边疆文学》《滇池》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万字。已出版小说集《红裙子的流向》《穿透瓦房的阳光》、长篇小说《大救驾》《万物生》、长篇纪实文学《彝良大地震》《遥远的洛泽河》《他乡是故乡》(与沈力合著)。中篇小说《包裹》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编剧之一),入围第三十五届开罗国际电影节“金字塔金像奖”、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获评为国家教育部和广电总局第三十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十部优秀影片之一。央视八套、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电视剧《锻刀》文学原创作者之一。曾获云南文化精品工程奖、云南省政府文艺基金一等奖、云南文艺基金贡献奖等奖项。首届鲁迅文学院西南作家班学员,中国文联第九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剧)高级研修班学员。长篇小说等创作选题曾两次获得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现居昭通。


    沈力,80后,云南昭通人。云南省作协会员、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四级编剧。先后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云南日报》《散文诗》《边疆文学》《滇池》《青春》《时代风采》《中国诗影响》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千年一吻》,长篇纪实文学《他乡是故乡》(与沈洋合著)。中篇小说《我和三甲有个约定》改编为同名电影,并于2014年荣获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梦•云南美”百部微电影创作优秀作品奖,2015年荣获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协会(CCTV7农业频道)和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优秀作品奖。组诗《家园》曾获得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届鲲鹏文学奖。文学作品曾获得昭通市第二、四届政府文学奖。央视八套、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电视剧《锻刀》文学原创作者之一。现居昭通。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昭通电台乌蒙之声”公众号,并保留原作者姓名。更改删减内容请知会小编 

    转载自@昭通日报微信公众号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建忠



    编        辑:娜    娜

    实习编辑:田朝艳

    编        审:佳    枫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